院黨文[2022]1号
各支部,各系、辦:
《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21年黨政工作總結》已經學院研究同意,現予印發。
中共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委員會
2022年1月1日
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21年黨政工作總結
2021年,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,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和奔向2035年遠景目标的新起點。一年來,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以黨史學習教育為重點,以巡視整改為契機,堅持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,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紮實推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,突顯特色人才培養模式,引導學生立德成人、立志成才,有效推動了學院高質量發展。現将一年來工作總結如下:
一、堅持黨組織引領,落實黨建工作
(一)加強政治理論學習,強化思想守初心。學院堅持用理論武裝黨員頭腦,把學習作為提高幹部隊伍政治素質的重要手段。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,堅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、習近平總書記“七一”重要講話内容的學習,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。全年學院集中組織黨委中心組學習14次,政治理論學習18次,主題黨日活動10次,領導班子講黨課達到人均2次以上,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講黨課10次,所有黨員均入駐“學習強國”,每天進行線上政治理論學習。先後開展了“黨課開講啦”黨史學習專題黨課活動,“不忘初心 我的入黨故事”分享活動,“品讀紅色經典、共抒愛黨情懷”讀書分享活動、“學黨史、知黨情、跟黨走”黨史知識競答活動、“用好紅色資源,赓續紅色血脈”紅色教育基地參觀活動以及“我為師生辦實事”服務年建設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。今年是建黨100周年,我院師生将黨史學習教育與專業技能提升相結合,編撰《襄陽市紅色教育基地講解詞彙編》,認真總結共産黨在襄陽各個時期、各個地方的發展史,并結合襄陽地區紅色文化旅遊建設的需要,将襄陽各個紅色教育基地的革命故事整編成講解詞,用黨的曆史故事鼓舞人、教育人、啟迪人,為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獻禮。
(二)完善組織隊伍建設,不斷提升戰鬥力。領導班子在教育中堅持帶頭做表率,帶頭參加、帶頭授課、帶頭發言,全年黨委領導班子講黨課達到人均2次以上,落實班子成員帶頭上黨課。2021年班子成員先後參加了“書記讀書班”培訓、紀檢監察幹部黨史學習教育紅安實地研學班。提升幹部的群衆工作本領,在服務師生上做表率。學院班子成員定期參加“師生交流平台”活動,組織教師開展“師德師風建設”“人才培養方案”大讨論,積極參與教工支部活動,班子成員全部擔任班主任工作。學院黨委以特色黨支部建設為抓手,深化支部書記“雙帶頭人”工程,選配思想政治好、專業水平好、工作态度好的“三好”人才擔任支部書記,配齊支部委員,規範了基層黨組織管理。2021年,在襄陽市直教育系統“兩優一先”評選中,旅遊管理教工黨支部榮獲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馬婷婷榮獲 “優秀共産黨員”稱号。在學校七一表彰中,地理科學教工黨支部榮獲學校“先進黨支部”,康玲、李宇榮獲“優秀黨務工作者”,龍雨萍、李權國、何曉麗、姜永翔榮獲“優秀共産黨員”。完善學生黨支部構架,成立地理科學學生黨支部和旅遊管理學生黨支部,選拔專職輔導員擔任支部書記。2021年共發展學生黨員90人,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。
二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,廉政建設常抓不懈
為保證學院工作良性運行,按照黨要管黨、從嚴治黨的要求,按照“一把手負總責,分管領導各負其責,班子成員齊抓共管”的工作機制,2021年學院共召開黨委會11次,黨政聯席會11次,嚴格實行定期研究的工作機制,堅持并完善廉政風險研判制度,對學院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學院班子認真落實《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》,執行黨務、院務雙公開,增強公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規範管理行為。充分發揮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的作用,在學院建設、人才引進、人事調配、業績分配、幹部任用等重大事項上,充分發揚民主作風,堅持集體議事決事。學院全年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學習4次,專項研究黨風廉政建設讨論會2次,同時在全院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會和支部會議上進行學習。結合9-10月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,學院認真開展紀法專題學習,觀看《貪欲不遏 自毀人生》警示教育片,開展談心談話,開展廉政黨課講授,開展紀法知識測試,深入推進“為師生辦實事”活動,讓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觀念,将黨章黨規黨紀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增強了廉潔從政意識,提高反腐倡廉自覺性和主動性。學院黨委通過修訂完善學院管理制度,制定教學、科研、學工等多方面的規章制度,形成有效的管控鍊條,保障學院良好運營。加強對《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》等學習情況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,促進幹部廉潔從政、教師廉潔從教,學生廉潔修身,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在資環學院全覆蓋,進一步弘揚大學精神,培育優良師德師風,形成良好的教風、學風。
三、協同培育深度整合,各項工作成效顯著
(一)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。學科建設目标有了新突破,學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。202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,我院牽頭申報的旅遊管理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協助申報的學科教育(地理)正式獲批;2021年11月下發了《關于公布“十四五”校級重點(培育)學科的通知》(校政發研〔2021〕8号),地理學被增列為“十四五”校級重點培育學科,在“兩點一目标”上實現了突破性發展,依托旅遊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學科教育(地理)以及地理學校級重點培育學科,強有力的支撐了十四五期間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建設。
(二)科學研究取得新收獲。随着學科建設力度的加大和科研評價方法的不斷完善,我院科研氛圍日漸濃厚。2021年全院共發表高水平論文12篇,申報國家基金13項、省級1項,獲批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,市廳級項目7項,獲省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1項,橫向到賬經費80.67萬元,縱向到賬經費20.2萬元,科研經費總計100.87萬元。在專利授權方面取得新突破,共獲授權3項,其中馬婷婷獲得發明授權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,何曉麗獲得發明授權專利1項。
(三)教學運行穩定有序。根據實際情況變化,學院調整充實了學院教學委員會、教學督導員、學生信息員等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,明确責任和權利。尤其是充實了教學督導員隊伍,完善了督導員聽課安排制度,嚴格執行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标準及相關管理規定,強化了服務意識。本年度學院教學運行總體平穩,負面教學通報率低,教學相關違紀違規和其他纰漏得到及時妥善處理,教學工作穩步推進,完成了教學目标任務。積極開展教學研究,舉辦了5場教學沙龍,獲批校級教學研究項目3項,結題10項。8門校級一流課程建設驗收通過。發表教研論文7篇。大創競賽獲國獎1項,省獎3項,校級獎勵11項,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7項,結題10項,指導學生發表公開學術論文11篇。
(四)人才隊伍激發動力。一是在思想上重視人才。學院牢固樹立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的理念,全力引進高水平人才來校工作。一年來,學院共聯系博士42名,面試博士12人,成功引進3人;二是在發展上培養人才。注重人才思想品德建設,加強人才隊伍在政治素養、師德師風等方面的培育。實施青年人才團隊培養計劃,助力人才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。實施“名師導學”計劃,安排師德表現好、業務能力強的老教師指導新教師,在人才培養各環節傳幫帶,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。2021年,何珍獲得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,何曉麗獲得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,朱運海獲得“教學标兵”榮譽稱号。馬婷婷作為學院重點培養的先進典型,2021年榮獲了“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”“襄陽市三八紅旗手”“襄陽市優秀共産黨員”等各類榮譽。
(五)人才培養特色突出。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,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凝練形成了以“紅色”引領學生思想教育,在可靠上錘煉人才本色。以“綠色”夯實專業能力,在合格上錘煉人才本領的的“雙本”人才培養模式。在“雙本”人才培養模式引領下,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要求,實施了“紅色種子計劃”,将思想育人與專業學習相結合,與科研實踐相結合,确保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。2021年,我院學生發表學術論文11篇,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7項,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獲校級一等獎1項,二等獎5項,三等獎4項。獲得互聯網+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銀獎1項,校級一等獎1項,二等獎4項。獲得全國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華中賽區二等獎2項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獲得校級一等獎1項,二等獎1項,紅色種子講解隊榮獲“襄陽市青年文明号”稱号,活動受到中國青年網、湖北高校思政網等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。選送1名學生參與西部計劃,2名學生征兵入伍,1名學生西藏支教,其中2018級地理科學專業姜永翔參與的《最美支邊人-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團隊》項目榮獲湖北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。
(六)服務地方取得雙赢。簽批智庫要報4篇,其中朱運海撰寫的《借<你好,李煥英>網紅效應 加快襄陽三線工業遺産保護和旅遊化再利用的建議》獲得湖北省政協副主席、襄陽市委書記馬旭明同志肯定性簽批。獲批省教育廳“雙百”項目10項,編制了《保康縣蘇家河村鄉村振興規劃》《神農架木魚鎮潮水河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》。組建鄉村振興研究團隊,對接保康縣過渡灣鎮的二堂村、倒座廟村、羅家坪村,神農架林區潮水河村等地,開展鄉村振興規劃服務。赴“理論熱點面對面”示範點——保康縣過渡灣鎮,為村民開展送文化、送技術、送緻富信息等“五送”活動。依托省社科專家市縣行,調研完成的《實施減量化增長,打造襄陽綠色發展極》成果榮獲湖北發展研究獎三等獎。建立校企合作基地3個,校校合作基地1個,分别是與長江委水文漢江局聯合共建的“産教融合創新實踐基地”,與襄陽市測繪研究院共建的“校企合作育人基地”,與襄陽華僑城分公司共建的“實踐教學基地&人才培養基地”,與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共建“專升本優質生源基地”。
(七)工會保障增添活力。學院工會圍繞學院工作中心,服務大局,深入學習,加強自身建設,認真履行職能,主動推進學院民主管理,推進院務公開,組織全校教職工開展團結互助、新穎活潑、開拓創新的各類活動,增強了全院教職工的凝聚力。2021年,學院工會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。3月組織全院女教師開展了文體拓展活動。4月成立了籃球、排球、羽毛球運動小組,每月集中組織開展一次交流活動,既提升了教師活力,也增加了師生交流。學院教職工積極參加了校級各項比賽,均取得較好成績:學校組織的羽毛球比賽,資環聯隊取得了團體第1名;女子排球賽取得團體第6名;學校教職工運動會取得團體第7名。
四、統一思想強化監管,疫情防控不留死角
2021年資環學院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狀态下,學院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,落實核酸檢測要求,廣泛宣傳認真組織疫苗接種,加強對全院師生基本情況的摸排,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,不留盲區、不留死角,嚴格執行“日報告、零報告”規定,及時上報疫情防控數據,确保師生安全。